地點:山東省諸城市
目標污染物:特征污染物監測項目為:NH3、H2S、甲硫醇、甲烷、臭氣濃度共 5
項。
修復工程量:工程占地面積 43355m2,平均堆高 8m,總庫容約為 30 萬 m3,
埋場填埋 200t/d 含水率小于 80%的污泥。
修復技術:根據本污泥填埋場及當地具體情況,本著盡快控制環境
安全風險、技術成熟可靠、多舉措推進、經濟可行的原則,主要采取“垂
直防滲+污泥脫水/固化穩定化+規范防滲封場”治理模式。
建設內容:主要包括垂直防滲工程、坑塘水預曝氣、滲濾液收集導排、滲
濾液處理設施、污泥脫水、污泥固化穩定化、污泥回填及壓實、填埋氣
導排、封場防滲、地表水導排、地下水監測井、綠化工程及公用工程等。
治理后可作為諸城市踐行“山水林田湖草”綠色發展理念的環保宣傳
教育示范基地。